莆田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28 10:51 点击数: 字号: T | T

  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和保护好湄洲岛的嘱托,把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有机统一起来,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两项考核获评“双优秀”。在全省2020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全省2019-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均获评优秀等次。

  二是一些工作位列全省前茅。全省2020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通报,充分肯定莆田统筹推进饮用水、流域水、内河水、近岸海水“四水”共治,打造生态文明木兰溪样本;坚持全域统筹,大力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提升版”的经验做法。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90%左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入河排污口整治率、近岸海水优良率居全省第一。通过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竞争性评审莆田市被列为全省唯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市。

  三是监管创新取得新的突破。推进木兰溪流域内水质自动站扩面提规,通过水质在线监测和部门、属地联动处置,变事后通报事前预警实现了“监测吹哨、管养报到”。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环保用电设备监测分析服务,运用电力大数据精准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该做法被列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分论坛企业排污治污管控典型案例

  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态环保约束性指标,水环境质量有新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看,木兰溪、萩芦溪2条主要流域10个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0%,同比持平,年均水质未出现劣Ⅴ类,其中园头桥、三江口、江口桥3个国考断面平均水质分别为Ⅲ类、Ⅳ类、Ⅲ类,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25条省控小流域29个考核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96.6%,同比提升10.3%,年均水质均未出现劣Ⅴ类或“牛奶溪”,达到省考要求。东圳、外度、古洋、金钟4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Ⅰ~Ⅲ类水质比例均为100%,Ⅰ~Ⅱ类水质比例保持稳定。近岸海域23个国省控站位一、二类水质比例为95.7%(居全省首位),同比提升4.3%,其中15个国考站位一、二类水质比例达100%。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看,我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2.98降为2.78,同比下降6.7%(好转),排名全省第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5.9%,同比下降 1.9个百分点。全年超标15天(其中臭氧11天、细颗粒物4天),超省里下达的指标3天。六项主要污染物同比“一升一平四降”:即臭氧上升1.5%,二氧化硫同比持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同比分别下降11.1%、20.0%、7.0%和12.0%。

  一、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融入大局,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一是主动服务“双轮”驱动有作为。围绕“343”重点产业,实行“豁免一批、承诺一批”审批管理,2020年共豁130家环评手续,承诺制审批49家。做好莆田新昶多肽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等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所有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均已压缩至全省前列。提前39天完成国家要求的排污许可核发任务,全市共核发排污许可证394家、排污登记4088家,有力保障企业正常运行。二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有担当2020年1月26日(正月初二)起全系统取消休假,对全市所有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和医废处置单位进行实地检查,督促指导做好涉疫废物、废水、垃圾规范处置。莆田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疫情医疗废物工作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积极走访帮扶企业,推行包容审慎执法方式,2020年对全市116家生产型鞋业“白名单”企业和42家重点企业开展两轮次的帮扶,指导39家企业完成环保问题整改。三是继续讲好环保故事有亮点。在各大主流媒体刊发宣传报道三百多篇,其中在福建日报上发表《木兰溪治理站上新起点》入选全省十大生态环境宣传典型案例,《上善治水 拥溪发展——莆田市久久为功推进木兰溪水环境治理》在中国环境监察报、学习强国上刊登。

  坚持系统治理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一是在谋划治理体系和扩容投入上做“加法”。专项编制木兰溪流域污染防治、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规划起草《莆田市木兰溪流域保护条例(草案)》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持续推进“木兰溪流域+饮用水源”双补偿,筹措生态补偿资金1.19亿元反哺上游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二是在源头控污减排和环境准入上做“减法”。建设20个“污水零直排”试点村污水收集管网约293公里,实现生活污水不直排入河,以点带面整治全流域河网农村污水。木兰陂以上流域禁止新建化工、造纸、制革、琼脂等排放氮磷为主的工业项目三是在流域联动执法和数字监管上做“乘法”。多部门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以及涉水工业企业、餐饮业、洗涤业、医院等四大类排水单位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市共计6532家餐饮店、109家医疗机构和99家洗涤行业企业完成规范整治。运用科技手段创新水环境监管方式,木兰溪流域内水质自动站总数由8座提升至26座,累计发出木兰溪流域水质异常预警函13份。四是在工作机制创新和一线督导上做“除法”横向依托市委木兰溪“5+X”联席会商机制推动31个反馈问题整改纵向实施木兰溪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考评,实行“4+3”指标考评,将木兰溪所有县区29个主要镇街纳入考评,每月百分制量化污水收集、水质提升、工程进展等7项指标完成情况。

  坚持靶向治污,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一是攻坚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防治。建立各县(区、管委会)问题清单及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等重点污染源清单,通过热点网格、生态云平台推行清单化、网格化监管。重点攻坚制鞋业VOCs治理,通过与莆田市鞋业协会对接、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帮扶,着重从工艺提升、VOCs减排、治理设施的运维提升等方面找到行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全市430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重点企业完成安装治理设施二是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出台《莆田市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加强柴油货车、船舶、工程机械等移动源污染防治,确立“环保取证、公安执法”联合监管模式。三是提升大气环境监管效率。建立与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的定期会商机制,修订《莆田市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办法》,全市共启动轻微污染天气应急响应102次,发布预警函31份。

  坚持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一是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开展“守护净土”专项排查整治,推进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在全省率先开展污染地块修复与治理试点项目,并已完成措施落地是探索农村污水“提升版”治理。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工程推进、全域统筹”的思路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县(区、管委会)全面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编制,2020年已投入约12亿元新建污水收集管网超1600公里,全市农村污水治理率达72%。三是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湄洲岛生态岛建设,实现全岛污水收集全覆盖。全市已创建“绿盈乡村”632个,累计创建比例69%。

  (五)坚持动真碰硬切实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会研究推动整改工作。去年7月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视频推进会,会上播放全市突出环境问题通报视频,高位推动、加压倒逼整改责任落实。同时市领导还带头挂钩督办重点信访件和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点对点、面对面交办问题,形成了齐力整改的良好氛围,也推动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牵头制定了《莆田市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建立市领导包案、挂账销号、第三方监督评估、群众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享成果等督察整改机制。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26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9项整改任务完成整改2项、7项按序时推进;省环保督察48项整改任务已完成46项。统筹推进《八闽快讯》专报件通报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通报涉及的3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31个,正在整改3个。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紧盯督察信访件整改落实,安排生态环境系统干部全员逐件挂钩、每月跟踪,第二轮中央督察信访件共357件已完成销号352件。建立“五合一”环境信访工作台账,全市共受理6473件投诉件,同比减少16%。三是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在改进监管执法方式、加大企业帮扶指导的同时,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把教育与处罚结合起来,宽而有序、严而不苛,达到打击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目的。2020年,全市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44件,罚款1160.86万元;办理查封扣押案件31件、限产停产案件3件、移送拘留案件13件、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件,关闭停产“散乱污”企业52家。

  (六)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一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和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嘱托对重要工作事项,建立工作台账,由专人负责跟踪督促落实,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二是以优良作风抓落实。建立领导班子挂钩县区和重点工作调度推进制度,特别是建立木兰溪流域突出水环境问题定期督导机制通过“一县区一月一现场会”方式推动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难点问题46个实现从“下发文件、通报问题”到“一线指导、一线解决问题”的转变。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坚持处分教育并重,警醒更多党员干部,去年以来处分干部4人次,使处分决定“一张纸”变为警示教育“一堂课”。三是以做强基础优服务。圆满完成第一届机关党委和新成立9个党支部的选举,推动全系统一盘棋开展党建工作。立足部门职能,主动融入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组织各县区生态环境局、各党支部对接17个试点社区,建立“你呼我应,联动共治”机制,将党建与社区环保工作有机统筹、深度融合,以“党建红”推进“生态绿”。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推进各级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推动各类督察问题整改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比如,水环境治理方面,6个流域国控断面中,木兰溪园头桥断面水质虽然去年全年达标,但目前仍存在总磷不稳定达标问题;三江口断面水质溶解氧超标,未达Ⅲ类考核要求。兴化湾三江口海域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大气环境治理方面,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居9市1区末位,臭氧浓度全省最高。制鞋、家具制造等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需进一步深化,建筑和道路施工扬尘污染整治不到位。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方面,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任务未完成,废弃矿山治理修复进展滞后,污水处理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北岸污水处理厂未正常投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信访投诉件仍有5件未销号;“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中发现一、二级保护区内畜禽养殖现象时有反弹。

  今年1-2月全市生态环境总体向好,但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下阶段,各县区(管委会)要聚焦以下重点、难点,精准施策,攻坚克难,确保实效。

  1.仙游县目前木兰溪干流河道径流量同比减少50%,环境承载力下降,重点要加大对木兰溪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要重点攻坚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污水收集率;稳定提升一污、二污2座污水厂尾水水质;改善主要汇水支流省控柴桥头溪水质;破解下游国控园头桥断面总磷未稳定达标问题。

  2.荔城区重点要持续推进南洋片区污水收集工程建设。目前入户支管网覆盖率偏低,特别新度镇、黄石镇今年污水治理工程基本处于停滞,须结合木兰溪南岸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分清轻重缓急,按照“暂缓施工、临时应急、持续推进”三种类型,梯次推进污水收集工程,确保污水收集到位。

  3.城厢区重点要强化扬尘综合治理。目前城厢区片区拆迁改造推进快、力度大、范围广,但拆迁施工扬尘防控不到位,清渣地块未能及时喷淋降尘,裸露地块防扬尘网未覆盖到位,降尘防尘设备设施配备不足,相关职能部门执法力度须加强。

  4.涵江区重点要统筹扩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围。目前污水治理主要集中在城区,须加大对木兰溪流域内的三江口、白塘、国欢、梧塘4个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力度,从源头提升汇入木兰溪的海岑河水质。

  5.秀屿区重点要加强工地扬尘管控。目前线性工程和城区施工工地多,扬尘管控不够到位,成片裸土未覆盖,造成秀屿区国控站点PM10多次出现一天内多时段超标;建成的集中喷涂中心不完善,运行能力和效果须提升。

  6.湄洲岛重点要加大对居民“厨房、阳台、院子”洗涤废水的收集力度,完善污水管网。

  7.北岸重点要加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力度。目前辖区内的港城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和氯离子浓度趋于正常,但进水量偏低,仍处在试运行阶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使用帮助 | 站点地图

主办:莆田市生态环境局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594-2688958 地址:莆田市荔城中大道2169号市机关大院1号楼 邮编:351100

Copyright@2008-2011 闽ICP备12019235 网站标识码:3503000052

sthjj.puti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莆田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统计:{{pvCount}}

闽公网安备 3503000200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