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17 10:53 信息来源:莆田市生态环境局 点击数: 字号: T | T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莆田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和保护好湄洲岛的重要嘱托,按照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要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这一年,木兰溪治理持续深化。接续实施提升治理三年行动、专项整治,流域18个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保持100%,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动工建设,木兰溪入选全国首批幸福河湖、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这一年,“双碳”战略有序推进。湄洲岛“零碳岛”综合示范项目入选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零碳技术解决方案,并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一年,“无废城市”全域建设。申报创建135个“无废细胞”,百威雪津啤酒入选全国“无废企业”典型案例,仙游枫亭清洁生产试点项目获批国家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实施并通过评估。这一年,群众诉求高效解决。充分发挥领导包案、周督导等机制作用,运用“大数据+信访”,滚动排查、前置处理、源头整治,环境信访投诉比降40.2%。这一年,执法效能稳步提升。组织参加全国现场监督帮扶获得生态环境部表扬,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获执法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环境执法效能评估结果明显提升,实现新的突破。

  (一)聚焦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推进制鞋业VOCs2.0版治理,完成全市制鞋企业提升改造59家。完成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安装48家、35吨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3台。紧盯水质提升、群众满意两个目标,统筹开展木兰溪治理成效评估与业务指导、木兰溪流域治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行“周汇总、月研判”“两周一会商”等工作机制,攻坚整改重难点问题37个,推动协调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环境问题1592个。全域规范整治入海排污口,99条需消除“劣Ⅴ类”的入海溪流经省厅核定完成“消劣”比例达90.9%。常态化开展海漂垃圾综合治理,重点岸段海漂垃圾密度为188.27㎡/km,同比下降7.2%。推进“美丽海湾”创建,湄洲岛及周边海域入选全省“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推进55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29亿元,已完工30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6.3%。做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聚焦生态优先,服务保障绿色高质量发展。完善服务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接续措施17条,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全市共划分3类158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依托福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一次性告知有关准入要求,共查询项目260余个,服务湄洲湾电厂(三期)等项目落地。持续落实“一个窗口对外”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台账、实行领导挂点帮扶、专班专人跟进等措施,全市共审批办结环评、排污和辐射安全许可证581件,全程网办率达100%。推进“一窗受理”改革,告知承诺制环评审批23件,制鞋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审批办结29件。推进“美丽园区”建设,公布应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25家,以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为重点,推动园区和园区内企业污水明管化改造。大力实施项目工作法,委托第三方参与项目策划,提升项目申报质量和竞争力,共向上申报项目59个,总投资246亿元;争取资金13899万元,占全省14.71%,居全省第三。

  (三)聚焦问题导向,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坚决抓好第三轮中督反馈问题整改,涉及莆田的20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6个,按序时推进14个。将中督转办信访件纳入“全市一张图”云平台,通过线上实时调度、督办,及时高效回应诉求,截至目前交办的689件信访件,已办结633件,办结率91.87%。联合开展餐饮油烟“点题整治”,制定出台《餐饮业油烟治理指导意见》,推动《莆田市餐饮业油烟防治条例》立法,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共责令整改574起,涉餐饮油烟信访件按期办结率100%,满意率93.3%。聚焦“小切口”为民办实事,深入开展纠治打着环保幌子搞“一刀切”问题专项整治,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开展排查2839件次,发现问题线索8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归纳总结民生实事案例17个,相关典型做法在人民网、福建日报刊登报道。充分发挥领导包案、周督导等机制作用,运用“大数据+信访”,滚动排查、定期梳理,全年共受理群众环境信访投诉件3187件,同比下降40.2%。

  (四)聚焦监督执法,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全面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确定122个排查目标,共排查环境风险隐患问题134个,全部完成整改。持续开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抽查评分工作。积极参加省厅重点流域“一河一策一图”大演练竞赛,并组织开展6场次综合应急演练。坚持关口前移,组建市生态环境系统“蒲公英”普法志愿大队,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出台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规定、进一步加强执法的六项措施等,集中力量突破考核权重占比大的典型案件,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在木兰溪流域整治、“清水蓝天”交叉执法等实战中练兵,组织参加全国现场监督帮扶获得生态环境部表扬,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获执法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莆田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厅党组和莆田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以党政目标责任书考评为抓手,一以贯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确保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97.8%以上,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和县级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三个100%”,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达94%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高标准推进美丽莆田实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莆田建设,圆满完成木兰溪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提升三年行动,推进湄洲岛建设生态零碳岛、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打造木兰溪和湄洲岛生态文明的生动样本。梯次推进全市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指导仙游县、城厢区继续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力争获得1个以上国家授牌。争取全市四大海湾全部创成省级“美丽海湾”,其中南日群岛湾创成全国“美丽海湾”。

  (二)高质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深化排污口设置和管理改革,基本完成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东圳库区生态修复和水华防治工程。重点推进44个村庄农污治理设施建设,年内完成18个村以上,至2025年底全市农村污水治理率达75%以上,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持续推进制鞋业VOCs和锅炉污染等重难点整治,全力守护“莆田蓝”。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打造“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确保顺利通过“无废城市”建设验收。

  (三)高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和区域污染物总量削减替代。助力全市6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参与“美丽园区”建设。持续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开展制鞋业等4个行业环评改革试点,强化排污许可管理与执法监管联动。接续实施项目工作法,邀请专家常态指导项目策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推行非现场监管、“综合查一次”,加强企业纾困帮扶,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环境安全监管,实现44家较大以上风险企业全覆盖,守牢全市环境安全底线。

  (四)高效能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攻坚落实第二轮省督剩余5个以及第三轮中督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整治第三轮中督交办信访件,确保整改任务如期销号清零。持续深化清水蓝天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争取在第三方造假、涉危废刑事案件等案件上取得突破,确保执法效能评估成绩进位提升。选派执法骨干参与上级监督帮扶、执法大练兵技能竞赛,提振执法队伍精神面貌,力争获得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

  (五)高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全力抓好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持续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经常性纪律教育,把警示教育融入党员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释法,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持“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围绕中心工作,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创新党建载体,拓宽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有效途径,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推动党建服务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使用帮助 | 站点地图

主办:莆田市生态环境局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594-2688958 地址:莆田市荔城中大道2169号市机关大院1号楼 邮编:351100

Copyright@2008-2011 闽ICP备12019235 网站标识码:3503000052

sthjj.puti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莆田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统计:{{pvCount}}

闽公网安备 3503000200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