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专题规划

关于印发莆田市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2-08 08:45 点击数: 字号: T | T

莆田市生态环境局  莆田市水利局关于印发 

莆田市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莆田市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莆田市生态环境局          莆田市水利局 

                                                                                                           2019128 

(此件主动公开) 

莆田市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守住人民饮水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饮用水。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省生态环境厅、水利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和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完善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监管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莆田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持续落实属地责任。相关县(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责任主体,对本行政区域的水源地保护攻坚战负总责,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有效利用水资源费返还、上级专项补助、生态补偿和财政预算水源地保护专项的投入资金,突出保护实效,确保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持续强化系统治理。要合理规划并优化饮用水水源地布局,统筹推进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区域间、部门间协作,综合运用各类有效措施,合力推进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持续加强风险管控。按照水量、水质和水生态安全相统一的要求,强化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并加快双水源供水,提高正常供给和应急供给能力。落实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等风险防控能力。 

持续推进长效管理。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机构,加强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因地制宜探索推进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切实提高全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 

(三)主要目标 

以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饮用水为核心,不断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显著提升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全面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问题,持续提高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不断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 

2020年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均达到100%,Ⅰ~Ⅱ类比例进一步提高,县级及以上城市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按照“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良好”的原则,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各县(区)要定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重点核实水源保护区划分合理性、水质目标可达性、保护措施可行性、风险防控可靠性以及矢量边界图准确性。20196月底前,各县(区)要完成对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和县级以下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摸底调查及评估上报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水利局参与,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科学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县(区)要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未划定保护区和保护范围的在用水源地或划定不科学、不规范的水源地,要尽快完成划定或调整。在划定与调整中,各县(区)要及时绘制或核定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图,开展水源保护区边界主要拐点现场定界工作,确保水源保护区边界清晰。2019年底前,各县(区)要完成本行政区域内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电子地图的边界核对和定界工作,并上报相关佐证材料。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不再批准新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逐步取消城镇在用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取水许可证到期后不再延续,原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可调整为应急备用水源。20206月底前,各县(区)要完成农村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并进行编码。(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水利局、住建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参与) 

(二)完善水源地基础设施建设 

各县(区)要推进乡镇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水源保护区边界的地理界标和警示、宣传牌等标识设置。完善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区域的围网、护栏、生态防护林等隔离防护设施,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交通穿越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应急池和输油(气)管道防泄漏事故导流槽等应急防护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监控和预警能力,2019年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水源涵养及环境问题整治 

各县(区)要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治理,强化溪流源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地上游水源涵养区、重点水土保持区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在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上游,要以入库入湖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综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控制和减少入湖库泥沙。(市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县(区)要逐一核实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是否存在排污口、违法建设项目、违法网箱养殖等环境违法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并向社会公开。以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对可能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制药等风险源和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等污染源进行排查,并制定问题整改方案及措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住建局参与) 

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20196月底前要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单、整治方案的编制上报工作,同步加强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成效的巩固工作;20206月底前要基本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对水质不达标的,采取水源更换、集中供水、污染治理等措施,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防治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污染。对排查发现的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要定期开展区域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排查潜在污染隐患。对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及其影响范围内的企业和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垃圾填埋场、畜禽养殖场、加油站地下油罐等进行必要防渗处理,切实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住建局、工信局、商务局、应急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切实提高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水平 

加快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各县(区)要按照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加强水资源的科学调度、联合调度。2020年底前,所有县(区)要建立完善的双水源供水或应急备用水源,加快乌溪、西音等在建水库建设,保障应急状态下的饮用水供应。同时,各县(区)要建立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员、物资储备机制和技术保障体系,2019年底前完成本行政区域乡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或修订,对于容易产生水华风险的饮用水水源地应编制水华灾害应急预案专章,并报市生态环境局备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风险防控水平,保障环境安全。(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县(区)要加快调整优化水源保护范围周边及上游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着力消除水源污染风险。持续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定期评估固定源、非点源和流动源对饮用水水源地造成的环境风险,落实防控措施,消除环境风险隐患。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底前,编制上报本行政区内县级及以上、乡镇级水源地周边污染源和风险源名录,建立完善水源地“一源一档”中的水源地基本信息、评估、定界划定、问题整治方案、环境风险防控等电子信息。(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牵头,市发改委、工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参与) 

加快落实移动风险源管控。各县(区)生态环境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合理精准划定移动风险源管控区域,及时通报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公安部门要合理划定危险化学品运输禁行路段,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管控。(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全面提升水质监测预警能力 

加强部门联动,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实施全过程管理,科学制定水质监测计划。各县(区)要组织相关部门监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等饮用水安全状况,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市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利局、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县(区)要落实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质监测检测“三同时”制度,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本地水质本底状况确定监测项目并组织实施水质监测。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每季度监测一次,集中供水工程必须建立日常水质化验室并配备水质检测技术人员。(市生态环境局、卫健委、水利局、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水利部门要强化监测预警,定期分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生态环境安全形势研判,及时发出水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特别是对容易出现水华的饮用水水源地要加强研判。(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水源地环境日常监管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机构,实现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护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与法治化,依法查处各种人为破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与工程设施的违法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同时,强化部门合作,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协调联动机制,推进联合执法,强化执法监督,切实提高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水平。(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要落实巡查责任、巡查人员、巡查制度和巡查方案,建立实施“321”巡查制度,即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每月巡查不少于3次,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每月巡查不少于2次,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重点巡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和风险源状况,检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水域工程、陆域工程及其他设施变化情况,掌握工程安全情况。(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落实责任。各县(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是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把污染防治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压实责任,层层抓落实,坚决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确保饮用水水源水量充足、水质优良、生态良好,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严格对照实施方案,逐项分解目标任务,细化职责分工,落实时间表、优先序,确保不打折扣、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要求。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定期监督检查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情况和成效,并将攻坚战实施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对于推诿扯皮、落实不力、存在突出问题的,依纪依法依规予以追究责任。 

(三)推进项目实施。各县(区)要紧紧围绕饮用水水源水质目标和风险防范要求,从污染减排和环境扩容两方面入手,创新项目生成机制,持续谋划、组织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精准治理项目,提升水质。建立健全项目资金投入和推进落实机制,以项目带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定期跟踪调度项目建设进度,按期保质完成绩效目标任务,切实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 

(四)强化科技支撑。各县(区)要依托生态云大数据平台、水指纹跟踪等技术,建立完善水源地“一源一档”基础信息数据库,有效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对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的污染源和风险源进行分析研判预警,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整治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充分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及监测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实现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保护的自动化、信息化,实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动态监控。 

(五)提倡全民参与。各县(区)要通过当地主要媒体、政府网站以及微信微博,及时发布水源地保护攻坚战的进展情况,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保障落实。将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和村民应承担的保护责任纳入村规民约,不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搭建公众参与平台,邀请媒体、公众等参与执法检查,公开曝光典型违法案件,推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转变为社会参与、共同监督的全民行动。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使用帮助 | 站点地图

主办:莆田市生态环境局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0594-2688958 地址:莆田市荔城中大道2169号市机关大院1号楼 邮编:351100

Copyright@2008-2011 闽ICP备12019235 网站标识码:3503000052

sthjj.putian.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莆田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统计:{{pvCount}}

闽公网安备 3503000200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