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海缆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沿海缆线路向两侧扩散,沿落潮流方向扩散距离更远,近岸区域施工的悬浮泥沙影响范围相对较大,基本扩散到施工点位 3km 左右的范围,海域中间段施工的泥沙影响范围则相对较小,扩散影响半径在 1km 以内。电缆埋设施工悬浮泥沙扩散影响最大范围(增量>10mg/L)为 521.84hm2,增量>100mg/L 的范围为10.45 hm2。海上铺缆施工时间较短,约4~5d,悬浮泥沙影响时间较短,施工结束后周边海域悬浮泥沙浓度可恢复到原有水平,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对海水水质的影响较小。
二、大气环境影响:
本项目使用的施工船舶数量较少,废气排放量较小,且船舶施工所处区域地势开阔,风速较大,施工船舶排放尾气可较快扩散;施工期间将导致运输道路沿线汽车尾气排放量有所增加,污染源流动性强,停留时间短,车辆行驶过程不会对敏感目标造成持久影响。本项目施工船舶、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等尾气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三、噪声环境影响:
在架线施工过程中,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也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其声级值一般小于 70dB(A),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结束后影响也将消失,总体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目标的影响较小。船舶噪声在海上衰减较快,且项目海域段无声环境敏感 目标分布,海域施工时间较短,因此海域段施工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架空线路投运后区域噪声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要求。
四、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两侧登陆端均利用已建Ⅰ回路预留电缆沟铺设,未新增对岸线的占用。本项目架空段依托已建塔基架设,未新增用海,线路穿越岸线均为人工岸线,且仅为架空穿越,未实际占用岸线。施工期内扫海锚具和埋设机械埋缆区域将对潮下带底栖生物群落的栖息环境造成破坏。扫海、挖沟泥沙覆盖范围内的底栖生物将在短时间内因泥沙堆积掩埋而受到损害。根据工程经验,施工结束一段时间后,泥沙将在海水运动作用下逐渐回填于管沟,因此施工对底栖生物栖息环境的破坏作用属于短期的,可恢复的。
五、电磁环境影响:
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变电站周围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的 4000V/m 和 100μT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