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生态环境局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9-01-10 15:09

本报告主要根据《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总结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及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发布有关事项的通知》(莆政办网传〔2018〕64号)要求编制,报告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与附表等,相关数据的统计时间段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12月31日。报告公布在莆田市环境保护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子栏目联系地点为莆田市人民政府1号楼121室,联系电话:0594-2688958,传真:0594-2681708

一、概述

(一)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情况

1、公开工作亮点

2018年,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发展战略,突出围绕六个方面开展开展信息公开工作:一是围绕木兰溪治理经验开展信息公开。突出公开、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按照“河路一盘棋”的理念,“四全四有”保护木兰溪,开展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统整治,木兰溪成为“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全年共公开相关信息  条。二是围绕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攻坚污染防治开展信息公开。重点公开、宣传了书记、市长亲自挂帅指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人大在全省率先组织“治污攻坚战、代表在行动”活动,市政府向全体市民发出《全民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通告》,市政协把生态环保问题列入重要提案进行督办,市纪委监委强化执纪问责,市委组织部一线蹲点考核,市法院实行生态案件“三审合一”,市检察院开展木兰溪流域、城市绿心等重点生态领域专项监督,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是围绕先进典型开展信息公开。突出公开宣传我市创新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一本账、四合一、三清单、挂牌督办”机制做法,其中福建日报26次刊登我市相关做法。公开、宣传全市环境监察系统4人次被生态环境部全国通报表彰,执法大练兵全省第二、被推荐为全国大练兵先进集体等先进典型。四是公开曝光反面典型。为形成警示效应,将7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列入挂牌督办,在湄洲日报上等媒体上予以公示,接受公众共同参与监督。市电视台等媒体公开曝光两批次典型案例11个,震慑环境违法行为。五是专题推动绿色共建共享信息公开。专题开展纪念“6·5”世界环境日等系列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低碳你我他·绿色进万家”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环境监测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制作的微动漫《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典型宣传作品,以上专题均在我局网站上予以公开。六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中国环境报刊登《莆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生态高颜值》,福建日报刊发《以督促效,环保新招让莆田更美丽》,加强“莆田环境”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传播平台建设,以上文章均在局网站转载、公开。

2.加强统筹扎实推进

一是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各科室(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负责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政府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公开内容、公开是否规范、公开制度落实情况等,有力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落实落细。2018年以来,我局共公开了55份政府信息,均能够在文件生成的15个工作日内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有序。

3.严格落实工作机制

一是落细落实责任。根据《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莆政办〔2018〕33号)要求,印发《莆田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莆环保〔2018〕157号),进一步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二是严格落实保密审查机制。信息制作人、相应科室(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对政府信息是否公开逐级进行保密审查,并提出明确意见;定期组织对保密审查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2018年以来我局所有公开的政府信息均经保密审查

(二)加大重点领域环境信息公开力度

  1.落实“五公开”要求

一是在办理公文和会议中落实“五公开”要求起草公文时逐级审查,明确公开属性和公开要求我局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开展与利益相关方有关会议比如邀请省级专家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召开环评审批法规规范的解读会议,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并落实环评相关文件要求全面自查不予公开的和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群众依申请公开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为环评信息,为主动公开。

2.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开

 (一)配合市行政服务中心开展网上审批、智能审批,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制度,目前向市行政服务中心报送“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23项,已达总事项的95%,同时调整网上办事指南,做到可操作性。

 (二)涉及投资项目审批的许可事项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按照文件规定,已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事项纳入由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投资项目审批代办窗口负责“统一收件、牵头办理、同步启动、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运行机制,做到全程保姆式服务。

(三)运用市行政服务中心数字云平台,在受理项目环境评价文件时,利用云平台上电子证照库平台和高拍仪设施,直接读取库内企业营业执照和原件拍照存档,不再要求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材料,同时将审批结果等信息上传云平台供其他部门提取,实现共享。

 3.环境质量信息公开

一是公开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实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在单位网站发布4个评价点和1个对照点的六项全指标实时浓度值、站点AQI、首要污染物和全市日均空气质量数据。公开空气环境质量排名,每月在单位网站公开莆田市城区、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排名,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将压力传导至各县(区)。做好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提前一天在网站发布第二天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及首要污染物,既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支撑。二是公开水环境监测信息。每月底在局网站上公布东圳水库、外度水库、古洋水库等重点饮用水水源地当月水质状况,木兰溪、萩芦溪等重点流域当月水质状况,及我市主要湖泊水库(东圳水库和金钟水库的库区进口、库心、出口)水质状况。三是每季度、半年、全年,定期公开我市环境质量状况,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4.行政权力运行公开

紧紧围绕行政权力运行这一核心,及时在单位网站公开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及排污费征收情况,并在市政府政务公开专栏进行公开;2018年,共公开行政审批决定政府信息24条、行政处罚政府信息6条、排污费征收政府信息2条。同时对现有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全面的梳理,并重新修订办事指南,包括公开申报要求、申报材料清单、批准流程、办理时限、受理机构联系方式、监督举报方式等信息,并以《莆田市环保局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指南》(莆环保〔2018〕219号)文件下发,同时对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和我局官网公布的办事指南按照修订的内容进行修改,做到对外公开办事指南信息与文件实时同步。

    5.环境监管信息公开

    (1)环评信息公开

    截止目前,2018年在莆田市生态环境局网站上受理公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信息22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信息24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公告信息24条。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表)全文受理公示信息13条,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拟审批公示信息12条,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审批公告信息12条。

(2)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制定《莆田市环保局关于印发2018年环境保护污染源日常监管随机抽查工作计划的通知》(莆环保〔2018〕52号),每季度在单位网站公开双随机抽取情况,包括企业名称、执法人员、检查时间、检查存在问题及处理结果等。2018年,我局共检查了68家次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均已依法处理。

(3)企业违法信息公开

在单位网站设置“环境违法曝光台”,及时公布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倒逼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2018年,我局共公布了9家企业行政处罚决定书、1家企业查封(扣押)决定书和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

(4)环境应急信息公开

今年以来我市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新增备案(或修订)64家,目前,全市共有政府及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2个,六个省级工业园区完成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84家企事业单位完成预案备案。

6.财政资金公开

主动公开财政资金有关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2018年以来在莆田市生态环境网站公开年度预决算批复和说明共计13条,公开政府采购信息7条,专项资金信息4条、三公经费执行情况信息4条,审计公开信息3条。

7.建议提案答复公开

对于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复文,经过保密审查后,均全文公开。2018年,我局公开了一份《莆田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06号建议的答复》(莆环保函〔2018〕47号)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8.营造舆论氛围

一是强化与传统媒体合作。在湄洲日报开辟“生态环境”新闻报花,署名“市环保局协办”,定期发布环保工作动态,2018年,湄洲日报社共刊登环保相关动态新闻87篇,在头版刊登25篇文章,其中《我市开展“利剑斩污·清水”专项行动》及《我市多措并举提升水功能区水质》等报道,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在莆田市广播电视台《莆田新闻联播》节目中开设小专栏《共建共享共治促生态》,不定期采编环保热点、焦点新闻在栏目动态报道,深入宣传环境整治成效。采写环保深度报道在《壶兰监督》电视栏目中播出。二是完善新媒体平台。“莆田环境”微信公众号于2016年12月投运,发布内容涵盖政务类、时讯类、采访类,及时更新空气质量信息,并开通互动功能,关注粉丝达10000多人,得到了粉丝的广泛好评。2018年,共发布微信文章761篇。2017年11月30日开办“莆田环境”新浪微博,2018年4月4日开办“莆田环境”头条公众号。 三是开展六·五环境宣传月活动。充分发动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六·五”环境宣传月活动,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环保宣传活动,其中莆田市环保局制作的微动漫《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在各微信公众号、电视台等多种媒体上播放传播,并得到生态环境部、厅等各级官方媒体的转发,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让民众了解到生态环境部联合五个部门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四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8月11日我局联合湄洲日报社依托报社“读者会”活动策划举办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通过向公众开放环境质量监测设施,提升公众对环境监测工作理解度和支持度,普及环保知识,呼吁共同守护碧水蓝天。11月6日—9日,莆田市环保局宣教中心联合普查办及相关县区部门进社区、进公园、进工业园区开展以“做好污染源普查,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为推进莆田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普查氛围。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2018年以来,我局共公开政府信息58条,历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54条。

(二)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中的政府信息主要类别包括机构设置、资金监管及其他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环境质量和环保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环境监管和执法等3个子栏目2018年以来,我局做到了政府信息类别均公开相关的政府信息。

(三)2018年,我局主要通过政府网站、本单位设置的政务公开专栏及3个政府信息查阅场所等渠道公开政府信息。同时,根据《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送交工作的通知》(莆政办网传〔2016〕28号)要求,每月底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同步送交市图书馆和市档案馆。

    (四)2018年以来,我局在单位网站上转载了6份上级政策解读文件。

    (五)2018年,我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切实保障好群众的环境权益。一是每月公开“12345”热线、“12369”环保举报热线、环保来信来访办理情况,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情况。20181-12月份我局在莆田市环境保护局的监察执法栏目上公示全市办结省转12369来电的投诉件70件,我局办结12369环保举报平台的投诉件11件、全市办结市局受理来信来访的投诉件60件、全市办结12345平台转来市局的投诉件2件、全市办结省厅网络的投诉件7件、全市办结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投诉件392件。是做好在线访谈。2018年6月5日,我局主要领导参加在线访谈,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与群众开展深入交流、做好政策解读,助力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在莆田落地生根我局在网站上链接了“环境信访知识问答”和“环保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等两期省环保厅组织的在线访谈,增进群众的环保知识。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
    (一)2018年,我局共受理依申请公开9件,历年以来累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4件,其中6件为网络申请、3件为书面申请,主要涉及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政府信息,均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二)2018年以来,我局共受理9件依申请公开件,已全部按规范答复,其中同意公开5件,部分公开2件,不予公开0件,其他类型2件。

(三)2018年受理的9件依申请公开件中无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8年度及历年以来,我局未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整体形势较往年继续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少数干部职工对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形势认识不到位,工作中的互相配合还不够。

下一步,我局将强化工作举措,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继续向好发展。一是提升能力。探索开展内部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培训,着力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和业务工作水平。二是突出重点。在稳步推进各项相关工作任务落实的基础上,突出加强政策解读工作,特别是加大本单位出台的政策文件的解读力度。三是加强督促。定期组织对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并通报。

    六、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与附表

    (一)无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二)附表

    详见莆田市生态环境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指标统计表。

 

 

莆田市生态环境局

                           2019年1月10日


附表:

 

莆田市生态环境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      指标统计表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2018年

历年累计

主动公开文件数

58

854

其中:1.政府网站公开数

58

854

  2.政府公报公开数

0

0

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总数

9

44

其中:1.当面申请数

0

0

  2.网络申请数

6

37

  3.信函、传真申请数

3

7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9

44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5

29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2

2

  3.不予公开答复数

0

0

  4.其他类型答复数

2

13

接受行政申诉、举报数

0

0

行政复议数

0

0

行政诉讼数

0

0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